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二):核心内容、动机与方法
January 7, 2019
有时有人会问我,如何为一场演讲做准备。其实每位讲者的答案都不尽相同。这里我只是分享对我有效的方法。
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,我会详细介绍自己准备技术演讲的流程——从构思到演讲当天的全过程:
- 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一):动机
- 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二):核心内容、动机与方法(本篇)
- 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三):内容
- 未完待续
本篇文章,我将重点讲讲如何确定演讲的“核心内容、动机与方法”。 早早理清这些问题,能帮我在后续阶段避免很多麻烦。
如果你还没看过《盗梦空间》(Inception),建议今天就去看看。这是一部视觉效果震撼、剧情引人入胜的大片。但正如Ryan Florence教我的,这部电影其实也包含了关于如何打造一场难忘演讲的好建议。
电影讲的是如何在别人睡梦中植入想法。听起来有点“入侵”(而且在电影里是违法的)。但如果你报名做一场技术演讲,这其实就是你要面对的挑战的真实写照。
你希望听众从你的演讲中带走的那“一句话”是什么? 我会尽早把它提炼成一句话。这个想法最好不要超过十几个字。因为人们会忘记你说的大部分内容,所以你必须慎重选择你想让他们记住的东西。这就是你想在他们脑海中种下的“种子”。
比如,以下是我几场演讲的核心思想:
-
热重载: “函数式原则提升开发体验。”
-
Beyond React 16: “CPU与IO等待有统一的解决方案。”
-
Hooks 介绍: “Hooks让有状态逻辑可复用。”
我未必会在演讲中明确说出这句话,或者把它写在幻灯片上,但它始终是我演讲的思想主线。我说的每一句话、展示的每一个内容,最终都要服务于这个核心思想。我希望能让你信服。
这个想法就是我演讲的**“核心内容(What)”。但除此之外,还有“方法(How)”和“动机(Why)”**:
**“方法(How)”**是我将这个想法传递给听众的方式。个人而言,我偏爱现场演示,但其实还有很多有效的方式。关于“方法”,我会在本系列后续文章中详细展开。
刚才我们讨论了**“核心内容(What)”**,也就是演讲的中心思想。这是我想植入你脑海的观点,也是我希望你离场时能带走的洞见。它是我希望你与朋友、同事分享的内容。
接下来就是**“动机(Why)”**。
为了说明**“动机(Why)”**,我引用一段《盗梦空间》中的对话:
(警告:含剧透!)
Cobb: “我要分拆父亲的帝国。” 这显然是Robert本人会选择拒绝的想法。所以我们需要把它深埋进他的潜意识里。潜意识是被情感驱动的,对吧?不是理性。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个想法转化为情感上的概念。
Arthur: 怎么把商业策略转化为情感呢?
Cobb: 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。Robert和他父亲的关系很紧张,至少可以这么说。
Eames: 那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吗?我们可以暗示他分拆父亲公司的行为其实是对老头子的反抗。
Cobb: 不行,因为我认为积极的情感总是胜过消极的情感。我们都渴望和解、渴望情感宣泄。我们需要Robert Fischer对这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。
Eames: 那这样试试?“我父亲接受我想自己创造,而不是走他的老路。”
Cobb: 这也许可行。
当然,我不是建议你通过演讲去分裂帝国。
但你之所以愿意站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讲述某个主题,一定有某种原因。你相信某些东西——你希望别人也能感受到这种信念。这就是“动机(Why)”——你演讲的情感核心。
以下是我几场演讲的“核心内容(What)”、“动机(Why)”和“方法(How)”示例。

(上图金字塔对应带时间旅行的热重载)

(上图金字塔对应Beyond React 16)

(上图金字塔对应Hooks 介绍)
一场令人难忘的演讲,往往是把一个简明的想法,通过让听众产生共鸣,并以清晰有力的方式呈现出来。这就是“核心内容(What)”、“动机(Why)”和“方法(How)”。
本文介绍了我如何梳理演讲的核心思想。再次强调,这只是我个人的方法——演讲的类型有很多,你的理解和做法可能完全不同。
在本系列后续文章中,我会讲讲如何准备演讲大纲、幻灯片、彩排,以及演讲当天的准备工作。
本系列下一篇: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三):内容
本系列上一篇:技术演讲准备指南(一):动机
Pay what you like